新闻中心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时间:2013-11-8 编辑:Rubin

 

一、应用概述

欧亿体育- OUYISPORTS(中国)有限公司官网低场磁共振设备在石油能源、岩石、岩土、混凝土等研究领域拥有许多强大的功能,针对岩心、岩屑、冻土、混凝土等多孔介质材料研究,可实现从一维的常规孔隙度、渗透率、流体(油、水)饱和度分析到二维油、气、水区分,以及成像可视化观察,同时可快速、准确检测钻井液泥浆、油泥等样品中的含油、含水率,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解决方案。配备专用的高温高压、低温高压等模块,还可以真实模拟地层环境,进行在线可视化驱替实验(油驱水、水驱油等)、天然气水合物生长实验、冻土未冻水实验等。

二、解决方案

       岩心岩屑

 1)、(常规、致密)一维弛豫谱分析

a)  孔隙度

b)  渗透率

c)  束缚流体饱和度

d) 可动流体饱和度

e) 含油饱和度

f) 粘土束缚水含量

g) 孔隙流体分布

h) 孔径分布

i) T1和T2截止时间

 2)、多维核磁共振油水扩散分析

a) 油、气区分(T1-T2相关谱)

b) 油、水区分(D-T2相关谱)

c) T2弛豫时间-内部梯度(T2-G)

  3)、岩心成像 

     钻井液分析

 1)     钻井液含油率测量;

a) 油品分析(重质油、中质油、轻质油区分)

b) 油田污染(快速检测油泥含油含水率)

 2)     原油性质评价

岩土煤矿

 a) 孔隙度测量

 

b) 土壤、岩石冻融机理分析

c) 冻融环境下,岩石裂缝发育

            d) 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与分解条件研究

 模拟低温高压环境,进行冻融机理分析

e) 实验渗流机理分析

f)  动态、实时分析驱替实验过程中油、

    水饱和度及分布变化情况

g) 驱替实验过程成像可视化分析

 模拟高温高压环境,进行渗流机理分析以及驱替效果评价

应用案例

1.常规岩心孔渗饱测试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2.多维核磁扩散分析

2D混油实验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3.钻井液含油含水率分析

 钻井液含油率测定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核磁共振仪稳定测试的最低含油率为0.01%,可检测为0.002%          不同井深钻井液的含油含水率测试                       

4.可视化观察冻土融化过程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上图中亮的信号代表水分,随着融化的进行,信号逐渐从外部向内部发展,最后完全融化。

高压驱替

 

            MnCl2溶液驱油(水驱油)过程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岩心物性

孔隙度(Ø)        长度(mm)         孔隙体积(ml)

  0.240                49.0                   5.77

1.图中红色代表油信号,绿色代表水信号。

2.左图为0PV-1PV的水驱油过程,0PV代表饱和油。图中可以看出水进入岩心后的驱替过程。随着驱替过程的进行,岩心中形成明显的油水边界,并形成优势通道。

 

页岩不同TE弛豫测试实验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多孔介质领域应用解决方案  由图可知,页岩短弛豫组分随着TE的增大逐渐减小,说明较大的TE值对于页岩测量存在信号损失。

其他资料: